六盘水文明网 > 榜样的力量
谢德英:双手抚育“六朵金花”
时间:2020-10-26    来源:六盘水文明网    

  齐肩的卷发,一件白色的毛衣,骑一辆红色三轮车,初见钟山区青林乡田坝村村民谢德英,看起来和普通的乡村妇女没什么两样。深入聊天之后,才知晓1999年,谢德英的丈夫去世后,她独自扛起家庭重担,抚养六个女儿、年迈母亲和公公的不易与心酸。

  “那时候家里条件差,主要收入来源就靠种土豆、玉米。现在讲起来还觉得很对不起我大女儿,高中上学只能借高利贷。她考上了大学,老二考上了职校,可是家里的钱只够一个人上学。晚上,老大听到妹妹偷偷哭,万般无奈之下,只能把上学的机会让给妹妹”。

  

  说起这一段往事,现年50岁的谢德英脸上满是无奈和愧疚。

  就这样,老二尹中秋走入了梦想中的课堂,而老大尹娟娟只能留在家中和母亲一起种地,稚嫩的肩膀挑起家庭的重担,年少时的梦想湮没在一片黄土之中。

  对知识的渴求,对大学的渴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堪一击,留给这个少女的,是眼前一望无际的大山,脚下无穷无尽的玉米地。

  2014年,考虑到谢德英家的实际情况,乡村两级将她选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。早些年,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,谢德英种过烤烟、打过工,却一直未能找到挣脱贫困束缚的有效方法。“种烤烟,投入高风险大;打工有收入,却照顾不了家庭……”谢德英说。

  2015年以来,青林乡通过发展以养牛、养羊为主的草食畜牧业,在全乡内形成了牧草——养殖的循环链条。田坝村因地制宜,以资金变股金、资源变资产、农民变股东的“三变”改革,通过“合作社+村集体+农户”的方式,引导村民种植皇竹草卖给养殖场。

  谢德英家的转变也由此开始。她与养殖场签定收购协议后,把自家的20多亩土地和承包来的30亩土地入股到合作社种皇竹草,平时还到合作社打零工,年收入80000元左右。“这活比种烤烟轻松,草运到养殖场,每月结账,干起来带劲。”谢德英说。

  种下的是希望,是对命运的不屈从。从第一株皇竹草种下开始,谢德英比照顾自己的孩子还用心,吃在地里、睡在地里,施肥、浇水、松土,不敢怠慢。

  “她是田坝村榜样,她一个妇女能做到,我们不能落后!”曾被村里人叫为“醉鬼”的脱贫户杨开武,2019年,他和妻子在谢德英管理的皇竹草基地上务工,收入20000余元。

  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,谢德英家于2018年修建了新房。

  

  看到家里条件慢慢好起来,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政策的支持,大女儿感受颇深。那个尘封在岁月中愿望再次苏醒,尹娟娟没放弃当初的心愿,她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学习,成为了钟山区西宁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,在基层服务群众发光发热,将党和国家的温暖送给更多人。

  老二顺利完成学业,老三老四成为了会计,老五在村里当水务员。老六上高中,成绩优异,梦想是考上一所大学。姐姐未能完成的梦想,母亲的遗憾,都将在她身上得以实现。

  日子好起来了,谢德英也当了一回“小公主”。“去年,孩子们给我买了新衣服,带我去北海,拍了一套婚纱照,当了一回小公主……”谢德英笑得很灿烂。

  

  六朵“金花”在乌蒙大山深处盛开,离不开谢德英的辛勤劳动,更离不开一系列政策带动。谢德英一家生活的翻天变化,正是六盘水“三变”改革的一个缩影。它改变了一个母亲悲苦的命运,圆满了一个家庭孩子上学的夙愿,改造了一个乡村贫困落后的面貌。

  

  近年来,六盘水市通过“三变”改革推动农村资源活化入股、资产量化入股、资金整合入股、产权流动入股,像谢德英这样入股增收的脱贫户不在少数。2019年,全市有31.33万农户实现户均分红1300余元,贫困户户均分红达2340元。

  六盘水市委“三变”改革办公室主任何友座认为,“三变”改革放大了农户狭隘的生产空间、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,丰富了其创业方式、就业方式、增收方式,也推动了农村的土地、资金、劳动力等要素加快聚集并进入市场化配置。(天眼新闻)

  1. 上一篇:吴小龙:亦师亦友育桃李
  2. 下一篇:徐海成: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
责任编辑:魏容
相关报道

网站群

地方文明网站 贵州省文明委成员单位 重点新闻网站 地方文明网站 友情链接
 
六盘水文明网中文域名 | 关于我们 | 人才招聘 | 版权声明 | 地方网站 | 文明邮箱
六盘水市文明办(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三楼) 咨询电话:0858-6755307 咨询QQ:635421735 邮编:553000
Copyright©六盘水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[贵州文明网]
黔ICP备1000321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