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叫沈折贵,是一名共产党员,现任钟山区南开乡玉兰村党支部书记。
玉兰村是深度贫困村,因海拔高、气候寒冷、土壤贫瘠,经济基础十分薄弱。2018年10月,我经南开乡党委选派来到玉兰村时,眼见村子一派萧条景象,竟有些始料未及,加之一直牵挂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,一时心里打起了“退堂鼓”。但我很快说服自己留了下来,并迅速投入到工作中。
初到玉兰村,我就遇到这样一件事——一名贫困户突发疾病,但是没钱看病,家属别无他法,最后只得给我打了电话。我立即赶到现场,垫付了诊疗费,陪同病人做完检查、住进医院,帮这家人解了燃眉之急。
这件事对我触动极大:这里的群众生活太苦了,我要为他们做点什么。
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强化玉兰村组织建设,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,坚持以上带下、上下联动,规范民主管理,注重团结班子,充分发挥党员干部“领头羊”的作用,强化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。
当时,玉兰村党员老龄化严重,平均年龄54岁。针对这一短板,我充分发动村内知识青年入党,从优秀青年中发展预备党员2名、积极分子4名,吸纳后备干部2名,充实了玉兰村党支部力量。同时,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,成立4个脱贫攻坚决战小组,建立了工作体系,制定了脱贫攻坚“十严禁”等相关工作制度,大大提升了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。
去年1月,新冠肺炎疫情爆发,我深知自己作为村支书责任重大,于是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,大年初一就到村开展疫情防控工作,组织村支两委、发动党员群众逐户排查,通过“小喇叭”走村串户宣传防疫知识。那段时间,我连续两个多月没回过一次家,只能在工作间隙,通过手机视频和家人“见面”。有几次,我进城接村里解除隔离观察的人员,路过自己家门口,却也不能进屋和家人打个招呼。
在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下,经过近两年的奋斗,玉兰村的经济条件、人居环境乃至群众的精神面貌,都发生了巨大变化。冰菜种植、基础母牛养殖、生猪养殖、蛋鸡养殖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起来,成为群众稳定增收的基础保障;通村路、串户路、院坝硬化、农村改厕、“千家万户小康菜园”等项目的实施,彻底改善了以往萧条破败的村容村貌,大大提升群众生活质量……
看着这些点滴变化,我突然理解了“成就感”这个词的真正含义,内心的情感也逐渐从眷恋小家变成心怀群众的家国情怀。
干干净净做人,明明白白做事!这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价值追求。在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上,我甘当一块普通却坚韧的“铺路石”。
网站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