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盘水文明网 > 榜样的力量
万必娥:让群众真正住进幸福里
时间:2020-11-24    来源:六盘水文明网    

  “我家住在幸福里,这里有扶贫车间,小区里的叔叔阿姨都能到这里来上班;我家住在幸福里,这里有‘爱心托管班’,热情的老师教我们学习课外知识;我家住在幸福里,这里有高高的楼房、整洁的街道、美丽的花园……”日前,笔者来到六盘水市钟山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——月照街道幸福里社区采访时,从孩子们的作文里感受到满满幸福感,真正住进了幸福里。

  “以前坐在家里一分钱都挣不到,现在守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了。”正在社区扶贫车间里上班的胡永秀感慨道:“现在的好日子,以前做梦都想不到。”

  在幸福里社区,还有很多搬迁群众和胡永秀一样,从最偏远的山区搬进新区,安下心、扎下根,生产生活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。这一切,幸福里社区党支部书记、工会主席万必娥付出了艰辛努力。

  笔者跟着万必娥跑小区、问民情,每走几步,就有群众热情地跟她打招呼。“小万就像我们的‘大家长’,只要有她在,我们心里就踏实。”正在“职工之家”里吹芦笙的代必强老人欣慰地说。

  “两年前,我刚到社区上班第一天,这里只搬进了63户,我们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,小区楼道里还有搬迁群众养的家禽……”万必娥回忆说,入户调查时,她发现有的群众整天喝得醉醺醺的,毫无生活动力;有的群众不识字,出门后就找不到回家的路,不会开家里防盗锁,不会用网络电视;还有的群众没有经济来源,连70元电费都交不起。“我走访一户流一次眼泪,下定决心留下来,让他们真正搬得进来、住得下来。”

  “干就要干出个样子!”有着企业工作经验的万必娥誓要啃下这根“硬骨头”。她带着社区干部挨家挨户跑,每一个家庭致贫原因是什么,收入来源是什么,都要摸得一清二楚;群众来服务中心办事,她会主动上前搭话,问老人生活适不适应,问年轻人找到工作没有,孩子转学顺不顺利……白天入户摸底,晚上统数据做分析,万必娥直接把家搬进了幸福里。

  “自从万书记到社区工作后,没见她回过几次家。她总说,只有住在幸福里心里才踏实。”幸福里社区工会干部廖清宇告诉笔者。

  以前小区里的几户“老大难”,在万必娥的带动下生活也逐步走上了正轨。

  今年37岁的搬迁户刘云家里有4个小孩,之前一直待业在家,天天酗酒,一家人生活举步维艰。万必娥了解情况后,几次三番带着社区志愿者上门劝导。“疫情期间,万书记天天来接娃娃去她办公室上网课,还做饭给他们吃。”刘云感动地说,他现在在社区里的扶贫车间上班,基本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。

  为了帮助社区里的零就业家庭就业,推行公益性岗位、抓实劳务输出、设立扶贫车间……万必娥可谓是想尽办法、四处奔波。

  月照街道幸福里社区主要安置金盆、保华、木果、青林4个贫困乡镇群众602户2779人,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80户2689人。

  如今,通过抓实“五项就业”,542户搬迁群众1257个劳动力中已解决就业542户1226人,户均就业100%,人均就业97%,每户每月就业增收达2000元以上。确保有劳动力家庭“一户一人”以上稳定就业,实现有劳动力“零就业”家庭动态清零。

  笔者在幸福里社区服务中心看到,职工书屋、爱心托管班、苗医文化传承室,棋牌、书画活动多功能室一应俱全,搬迁群众们或唱山歌,或下棋拉家常,说笑声不断,整个活动室内洋溢着其乐融融的氛围。

  万必娥告诉笔者,搬迁群众自发组建山歌队、快板队、舞蹈队、小品表演队,通过自导自演、自娱自乐,创作了40余首富有民族特色的山歌,书写了30余首歌颂党恩的诗词,编写了10余个脍炙人口的快板小段。其中,年满60岁的金盆乡搬迁群众龙俊华撰写的山歌:“党的政策实在好,移民搬迁到此方;来到此处举目望,高楼整齐亮堂堂;下车步行往家走,衣裤和鞋都不脏……”在群众中广为传唱,句句唱出对党的浓浓感恩之情。

  “看到幸福里社区的群众真正住进了幸福里,才觉得自己的努力付出没有白费。”看着洋溢着笑脸的搬迁群众,万必娥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。

  1. 上一篇:何宇:坚守一线 为扶贫事业贡献力量
  2. 下一篇:廖元勋:昔日贫困户 走上致富路
责任编辑:陈江南
相关报道

网站群

地方文明网站 贵州省文明委成员单位 重点新闻网站 地方文明网站 友情链接
 
六盘水文明网中文域名 | 关于我们 | 人才招聘 | 版权声明 | 地方网站 | 文明邮箱
六盘水市文明办(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三楼) 咨询电话:0858-6755307 咨询QQ:635421735 邮编:553000
Copyright©六盘水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[贵州文明网]
黔ICP备1000321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