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盘水文明网 > 榜样的力量
吴发昌:大家富了才算富
时间:2020-05-25    来源:六盘水文明网    

  我叫吴发昌,是水城县阿戛镇电光村(原高中村)的一位烤烟种植大户,也是村里的一名致富带头人。

  我与烤烟的故事,还得从36年前说起。

  1984年,烤烟才刚刚在村里推广,大家都不知道这个东西种出来会有什么效果,以至于最开始的时候村民们都不敢种。

  再加上我们村的自然条件本身就不好,山高坡陡、土壤贫瘠,连传统的洋芋、玉米种出来收成都差,更别说突然来了这么一个“新物种”了,一开始大家的心里都还是挺忐忑的。

  所以,我清楚地记得,当时村里是以命令和“压任务”的形式,我们才开始种烤烟的,那年我领到了2亩的“任务田”,开始了与烤烟的“缘分”。

  一直到1996年,烤烟种植迎来了第一个“转机”。

  当时,烤烟管理实行了新制度,烤烟分级和管理落实到每家每户,烤烟分级更明显了,这对于我们农户来说也意味着更加公平公正了,之前存在压级压价、导致烤烟卖不了好价钱的现象也得到了解决。

  于是,那年我一下就种植了20亩的烤烟,结果万万没想到,那一年的烤烟最终让我得到了1万元的收益,比以前种植玉米、洋芋翻了好几倍呢。

  尝到“甜头”后,村里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了大规模地种烤烟,而我也对烤烟种植更“上心”,渐渐扩大起了规模。

  2000年,是我种植烤烟的“辉煌时期”。

  当时,我一共种植了70亩的烤烟,是村里种得最多的一户。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,每到栽烟、剪烟、烤烟需要大量人力的时候,我都会在村里面进行“招工”,付工钱请村民来帮忙。

  说到这,我可是有用工“标准”的,首先要尽量先用贫困户,就是家庭条件恼火的;其次,我的用工是不分年龄的,就是只要干得动,不管好大年纪都可以来。

  其实,设立这个“标准”呢,也是有我自己的“私心”的——我想带动村里的更多村民脱贫致富,让他们有活干、有点钱赚。

  我记得当时有4、5家贫困户就是跟着我干烤烟后,慢慢起步,逐渐脱了贫的。也因此,那年,我还被县里面表彰为带头致富的“烤烟种植大户”哩!

  随着烤烟的价值越来越高,2010年,光原来我们的高中村一个村的烤烟种植面积就达到了3000亩,几乎家家户户都在种烤烟。

  近几年,尤其是脱贫攻坚开展以来,帮扶干部们对村里烤烟产业的支持力度更大,不仅给我们扶持改新了烤烟房、提供了烤烟物资,还为我们请来专业的烤烟专家上门给我们培训、手把手教我们种植,让我们学到了技术,为我们创造了更好的致富“动能”。

  如今,烤烟已成了我们村的“摇钱树”,一片片“金叶子”给我们带来了想都不敢想的红火日子。

  今年,我又种了50亩的烤烟,预计收入不会少于20万元,等到过段时间烤烟丰收的时候,我打算将用工工资涨到100元一天,让跟着我干的村民们可以多挣一点。

  “自家富不算富,要大家富才是真正的富”,这是我30多年来种植烤烟一直没有变过的观念。看着村里一个个在我的带动下,慢慢踏上致富路的父老乡亲过上了越来越好的生活,我想,我这一辈子也算是在种烤烟这门“学科”上顺利毕业了,没有什么遗憾了。(天眼新闻)

  1. 上一篇:张双文:茶自山头绿, 情满打铁关!
  2. 下一篇:赵艳飞:顾好“小家”,服务“大家”
责任编辑:顾冰洁
相关报道

网站群

地方文明网站 贵州省文明委成员单位 重点新闻网站 地方文明网站 友情链接
 
六盘水文明网中文域名 | 关于我们 | 人才招聘 | 版权声明 | 地方网站 | 文明邮箱
六盘水市文明办(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三楼) 咨询电话:0858-6755307 咨询QQ:635421735 邮编:553000
Copyright©六盘水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[贵州文明网]
黔ICP备1000321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