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盘水文明网 > 榜样的力量
易力:三年的帮扶协作,永远的牵记挂念!
时间:2020-05-21    来源:六盘水文明网    

  三年前,为了完成多年的心愿,他主动请缨,成为援黔扶贫工作队的一员。

  他叫易力,是大连市友谊医院副院长,现挂职六盘水市卫健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,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。

  2017年8月24日,易力背上行囊,踏上了六盘水这片土地,开启了三年的对口帮扶工作。

  

  易力(右五)带领大连专家在大连援建的村卫生室义诊

  对于贵州,对于六盘水,他都是第一次来。24日半夜到达六盘水时,由于“水土不服”,他出现了头痛、气短等症状。

  但这些都没能阻止他,一天也没休息就深入到偏远的极贫乡镇卫生院、村卫生室了解基层医疗卫生状况和贫困地区百姓的需求,即刻进入工作状态。

  作为专家型干部,除在临床一线服务患者外,他主要负责东西部对口医疗健康扶贫协作及卫计委规划科教信息、妇幼健康等工作。挂职以来,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,身先士卒、以身作则,时刻把医疗帮扶做到脱贫攻坚的最前沿,帮扶成效显著。

  科学制定帮扶方案。在总结前期帮扶工作基础上,结合实际,按照科研项目全程管理的方式将帮扶内容项目化、清单化、责任化,谋定3年工作举措,在原有协议基础上进一步细化,两地卫健系统形成了《大连市对口六盘水市医疗卫生扶贫协作实施方案(2018-2020)》及年度计划清单。《实施方案》将原对口帮扶协议中人才培养、技术援助、远程服务3个合作计划,分解形成人才进修培养、管理能力提升、基层适宜技术推广、学术交流、医联体建设、柔性人才支持、远程诊疗、远程教育等8个项目,突出医疗卫生特点,以项目促落实,以项目促发展。

  突出重点创新特色。在近3年的帮扶工作中,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创新帮扶模式。组合叠加,实现结对帮扶再提质,辽宁省、大连市20余家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帮扶,其中17家三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签约结对帮扶六盘水13家市、县级医疗卫生机构,形成1对1、多对1的帮扶模式。在此基础上,组建3人以上专家团队分别挂任受援医院副院长、科室主任,对我市4个县区医院开展“以院包院”的组团叠加帮扶,助力医院医疗、管理能力提升。延伸覆盖,实现县乡帮扶一体化。率先在省内开展通过受援市县医院医共体延伸帮扶,将医疗帮扶延伸至贫困乡镇,打通医疗帮扶的最后一公里,实现对六盘水市贫困乡镇卫生院帮扶全覆盖。

  团队协作树立形象。关心每一位援黔医疗专家,每批专家到岗后,他总是亲自去各个县区查看了解专家们的工作及生活保障情况等。注重挖掘亮点,弘扬先进,树立起了大连援黔专家的形象。有病找大连专家看,成为许多人的共识。三年来,大连市10余家医疗单位、60余人获贵州省和六盘水市的表彰。帮扶成效被新华网及省市等主流媒体深度报道。

  以身作则永不放松。作为专家型干部,易力一心扑在工作上,除在临床一线服务患者外,对每一个培训项目都要实地查看场地、审核各种细节;为落实一个进修名额,反复联系沟通;每项基层适宜技术推广活动都要亲自参加,即使生病也在坚持。2018年7月回连对接期间,因嵌顿疝急诊手术,不顾手术医生术后须要休息一个月、三个月内不能劳累的医嘱,拆线后立即返回工作岗位。经常到深度贫困乡村义诊,为贫困小学生捐赠学习用品,在乡镇卫生院讲学,带动开展科研活动。获得2018年度贵州省卫计委科学技术基金项目1项,当选为六盘水市科学技术协会第八届委员会常务委员,被贵州省人民政府聘为医疗卫生援黔专家团核心专家,获贵州省“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优秀个人”、贵州省“援黔医疗卫生对口帮扶工作特别贡献奖”、贵州省“脱贫攻坚先进个人”等荣誉称号。

  疫情防控责无旁贷。当听到六盘水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后,1月28日(正月初四),易力就放弃休假第一时间从大连返回到了六盘水。深入街道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、县区、医院指导防疫工作,到预检分诊、发热病房、医学集中隔离点等检查指导布局流程,主动指导县、区核酸筛查工作及重点区域及公共区域的消杀工作,协助制定市级筛查方案,组织大连援黔专家参与防治工作,协调对接大连援助物资。时常召开的紧急疫情防控工作会议,要求他24小时随时能够进入工作状态。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,他始终和六盘水市人民战斗在一起。

  “参加援黔帮扶工作是我一生的骄傲。组织上给予的坚强支持和全方位的工作保障,让我们感受到双重的温暖,始终心无旁骛地投身到本职工作、时刻践行把医疗帮扶做到脱贫攻坚的最前沿、打造健康扶贫新模式。点滴的工作成绩,换来巨大的鼓舞和收获。是来帮扶,更是合作、学习和提高。”这是三年的帮扶工作,易力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。

  “最值得留恋的是,在脱贫攻坚最关键的时期我们能够风雨同舟;在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刻我们仍然在并肩作战。三年的帮扶协作、永远的牵记挂念……”

  易力在六盘水帮扶的工作接近尾声,但他心中“扶贫帮困”的种子仍在发芽。(天眼新闻)

  1. 上一篇:王锋文:当好村民的健康“守护人”
  2. 下一篇:陈兵兵:把患者当亲人
责任编辑:魏容
相关报道

网站群

地方文明网站 贵州省文明委成员单位 重点新闻网站 地方文明网站 友情链接
 
六盘水文明网中文域名 | 关于我们 | 人才招聘 | 版权声明 | 地方网站 | 文明邮箱
六盘水市文明办(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三楼) 咨询电话:0858-6755307 咨询QQ:635421735 邮编:553000
Copyright©六盘水文明网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[贵州文明网]
黔ICP备10003210号